2024年4月7日,《中国经济学研究手册》“人民币汇率与人民币国际化”专题研讨会在济南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经济学研究手册》(简称《手册》)工作委员会和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共同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刘伟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陈彦斌代表《手册》工作委员会出席,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校长洪俊杰代表主办方出席。参加会议的还有来自全国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十余位知名学者,包括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梁琪,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国际金融研究》主编陈卫东,湖南大学原副校长杨胜刚,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际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朱孟楠,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助理刘莉亚,南开大学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院长范小云,《世界经济》编辑部主任高凌云,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与王亚南经济研究院教授陈国进等(排序不分先后)。
研讨会致辞环节由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副校长、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院长彭红枫主持,研讨交流环节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陈彦斌主持。《手册》“人民币汇率与人民币国际化”章节作者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副校长、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院长彭红枫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谭小芬汇报了该章节的主要内容。
一、研讨会致辞环节
会议伊始,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校长洪俊杰代表主办方致辞,向莅临本次研讨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洪俊杰校长简要地介绍了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和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的基本情况与最新发展,以及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在相关领域做出的努力与获得的成就。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对我国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建设建言献策,并诚挚地希望兄弟院校和各位专家继续大力支持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和学校金融学科的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刘伟代表《手册》工作委员会致辞,向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为召开本次研讨会所做的精心准备表示衷心感谢。刘伟校长指出,新时代新征程需要加快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设与创新,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为此,《手册》工作委员会正在着力推进《手册》的编纂工作。目前,陈彦斌教授正带领《手册》工作委员会全面推进《手册》电子版推出和专题研讨会召开两项主要工作。刘伟校长肯定了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在金融学科和金融学专业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对彭红枫教授和谭小芬教授接受《手册》工作委员会的邀请,参与《手册》的撰写工作表示衷心感谢。最后,刘伟校长希望各位专家畅所欲言,为编写好《手册》、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添砖加瓦。
随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陈彦斌代表《手册》工作委员会致辞。陈彦斌副校长从五个方面对《手册》进行了系统深入的介绍。一是编撰《手册》的缘起。在中央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号召下,产生了撰写与学术前沿更接近、更加面向广大经济学研究者的《手册》的想法。二是《手册》的重要性。《手册》对于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应用和教学具有指导作用,对于健康、完整的经济学生态的构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手册》的章节布局与架构安排。《手册》坚持问题导向,按照中国经济中的重要问题来编排各章,从而避免成为增加了中国数据、中国案例的国际手册的中国版。四是《手册》的撰写理念。不同于文献综述、调研报告、教材等的撰写形式,《手册》秉持新的理念,运用新的文体,以期为领域内学者的研究和未来学科发展提供指引。《手册》旨在提炼出中国独特问题的理性事实、原创性贡献、研究分析框架或者方法论,这对学科未来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五是《手册》的撰写标准。陈彦斌副校长详细地解读了撰写《手册》的十余条标准,希望能够帮助各位专家学者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手册》各章节的撰写。
二、研讨交流环节与嘉宾观点集锦
研讨交流环节伊始,《人民币汇率与人民币国际化》章节作者谭小芬教授和彭红枫教授介绍了本章的撰写情况和主要内容。谭小芬教授指出,该章立足中国国情,归纳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进以及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探究了人民币均衡汇率与人民币汇率低估的问题,评估了人民币汇率变化的效应,讨论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目标和路径,总结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中的中国经验和中国贡献,并对人民币汇率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彭红枫教授指出,该章对中国学者在人民币国际化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提炼,形成“典型事实-经济效应-作用机制-路径分析-理论突破-未来展望”由浅入深的分析框架。该章从人民币国际化的典型事实出发,多角度讨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经济效应,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一般性分析框架,探讨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总结了人民币国际化实践探索中的中国贡献,从丰富人民币跨境使用场景、增强人民币国际竞争力、完善配套措施、强化关于民间资本参与等方面,对学术研究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突破口进行了展望。
随后的讨论交流环节,与会专家围绕该章内容发表了深刻见解,提出了宝贵建议。
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梁琪围绕《手册》的重要性和定位,提出了修改思路:以汇率的稳定为主线展开人民币汇率相关的内容,以如何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为主线展开人民币国际化相关的内容,并且需要加强汇率制度与人民币国际化间相关内容之间的联系。此外,对于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学以致用”比“学以致知”更重要。因此,建议该章与汇率制度相关的内容更好地服务于与人民币国际化相关的内容。
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国际金融研究》主编陈卫东首先从基础概念界定、既有研究缺陷和相关典型事实等方面对人民币汇率与人民币国际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紧接着,对该章节如何体现中国特色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在理论层面有所突破。西方的理论有助于理解中国现实问题,但不足以成为主导,需要构建适用于中国的理论体系。二是在实践层面加强政策协调。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讨论需要充分考虑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之间的权衡以及相关政策的协调配合。三是进一步明确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贡献。不仅要明确中国对国际货币体系的贡献,而且要思考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如何兼顾自身利益与国际公共利益,从而更好地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在全世界影响力、话语权的提升。
湖南大学原副校长杨胜刚认为,该章节对人民币汇率与人民币国际化的相关内容做了比较全面的总结和准确的提炼,并围绕章节题目、内容提炼和细节补充等方面提出修改建议。首先,可以考虑紧贴国家方针政策,将汇率市场化的内容在题目加以体现。其次,进一步凝练相关内容,建议基于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提炼典型事实,并进一步服务于人民币国际化相关内容的撰写。最后,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路径,建议围绕大宗商品交易和基础设施建设两个方面展开,并强化理论层面的论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结合最新国内和国际形势,对该章节的撰写提出了三方面完善建议。首先,可以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讨论中增加疫情后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形势和数字货币的重要作用等内容。其次,对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讨论,建议围绕几次汇率改革引发的学术界广泛讨论展开分析,同时建议将中美博弈对于汇率制度的影响纳入其中加以阐释。最后,建议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内容中引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国方案的讨论,使知识体系更加完整。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朱孟楠对《手册》的重要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手册》是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落到实处的重要载体,并从典型事实的角度切入,对该章节提出了具体的修改建议。对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分析,朱孟楠教授认为不仅需要思考市场-政府的博弈和汇率变化的区间,同时需要掌握和阐述地缘政治风险、“一带一路”倡议等非经济因素发挥的作用。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分析,同样需要重视“一带一路”倡议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并且需要结合最新发展趋势和学术前沿,分析数字人民币和突发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的影响。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助理刘莉亚高度赞赏了《手册》的鲜明特色与学术价值,梳理了金融强国的内涵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条完善建议。一是,数字人民币对建设金融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议将数字人民币相关内容进行详细论述,以增强该章内容的前瞻性和前沿性。二是,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现状,可以考虑增加国际权威研究机构的数据,通过更加全面、广泛的口径进行分析和描述。三是,如何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是未来重要的探索方向之一,建议在本章增加相关论证。
南开大学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院长范小云首先对该章内容做出了充分肯定,认为该章写作立足于扎实的研究基础和充分的文献梳理,并且进行了系统全面、结构完善、逻辑严谨的论证。范小云院长从提炼中国特色和补充相关细节两个方面提出了建设性建议。第一,建议更加清晰地梳理中国经验和国际经验,以及中国特色和中国经验间的联系与区别,并在文献综述中补充中美博弈和地缘政治冲突对人民币汇率和人民币国家化的影响等相关内容。第二,建议增加汇率制度选择理论、金融安全、金融稳定等相关内容。
《世界经济》编辑部主任高凌云充分肯定了《手册》对于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的重要意义,并对该章节提出了几点修改建议。一是,更加明确本章内容对汇率制度、汇率理论、国际货币理论等既有理论的贡献和拓展。二是,尽可能准确地把握发展的前沿和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吸引青年学者从事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三是,更加聚焦于学术的脉络,增加其在更大范围内的适用性和可读性。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与王亚南经济研究院教授陈国进充分肯定了本章的研究内容并从逻辑和写作角度提出了修改建议。首先,在人民币国际化典型事实部分,要进一步区分货币锚事实与制度基础事实,需要将国际化的典型事实与制度基础予以区分。其次,在人民币国际化的经济效应部分,需要将经济效应与传导机制予以区分。最后,要进一步增强本章内容与标题之间的对应性。
最后,陈彦斌副校长总结了本次研讨会,希望各章作者紧扣中国经济学的内涵、紧扣《手册》的编写标准、充分吸收各位专家的宝贵意见建议,开展《手册》的撰写工作。同时,陈彦斌副校长对各位专家的宝贵意见表示衷心感谢,对彭红枫教授和谭小芬教授的辛勤付出表示由衷的肯定。彭红枫教授和谭小芬教授非常感谢各位专家中肯的建议,他们表示将充分吸收各位专家的建议对本章内容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
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党委书记吴红文及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部分师生参与此次研讨会。
三、《手册》及系列研讨会简介
《手册》是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的重要载体,旨在提炼学者关于中国经济重大问题的原创性贡献,构建一般性分析框架,由刘伟、张军、杨灿明、佟家栋、陈彦斌、林毅夫、范从来、顾海良、郭庆旺、黄群慧、龚六堂、樊丽明(按姓氏笔画排序)等数十位权威学者共同撰写。
《手册》在秉持国际上《经济学手册》权威性、前沿性等一般特征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中国经济学问题导向的鲜明特点。《手册》各章以中国经济重大问题来划分,不仅要提炼中国特有范畴、中国学者的原创性贡献与独创性理论,更要致力于构建适用于研究中国经济重大问题的一般性分析框架。构建分析框架的重要意义在于,后续研究可以以这些框架为内核,不断地进行丰富与拓展,形成迭代效应,从而推动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中国经济学研究手册》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宏观经济学、中国财政学和中国金融学等部分。经过近两年的时间,首批推进的30多个章节的写作已基本完成,总篇幅达到了近200万字。目前,《手册》工作委员会正在全面推进两项重要工作。
第一项工作是,陆续在《手册》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推出电子版,供全国范围内的专家学者与研究人员使用和研讨。近期已经推出了“转移支付与区域平衡发展”、“中国经济潜在增速的测算与分析”和“政府债务与财政可持续性”三个章节,取得了不错反响。其他章节,也将根据成熟度,陆续发布电子版。
第二项工作是,围绕各个章节召开专题研讨会,通过高质量专家研讨,提升写作质量。2023年3月18日在山东大学举办了“转移支付与区域平衡发展”章节的专题研讨会,4月16日在北京工商大学举办了“房地产与中国宏观经济”章节的专题研讨会,4月23日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举办了“财政再分配与共同富裕的实现”章节的专题研讨会,6月7日在中央财经大学举办了“利率管制与利率市场化”章节的专题研讨会,6月10日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办了“政府债务规模与财政可持续性”章节的专题研讨会,11月5日在广东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举办了“中国居民消费不足与新发展格局下的消费潜力释放”章节的专题研讨会,11月11日在浙江大学举办了“财政分权、央地关系与财政支出结构”章节的专题研讨会,12月8日在北京由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举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章节的专题研讨会。2024年3月16日,在北京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举办了“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发展”章节的专题研讨会,4月7日在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举办了“人民币汇率与人民币国际化”章节的专题研讨会。